汽车轮胎更换标准有两个参考:磨损极限,老化极限!
关于磨损极限无需赘述,因为只要了解轮胎的结构特点即可理解更换的标准。汽车装备的「R_子午线轮胎」也称为真空轮胎,是利用胎冠与侧壁的整体结构与轮毂结合,利用足够理想的结构强度“约束”空气实现填充。由于内部气压会达到2.5bar左右,这一标准需要胎体具备相当高的结构强度。
汽车轮胎的胎冠是最厚实的部分,结构包括凸起的花纹层和底部的冠层。其总厚度约为12~13mm(毫米),而底部的平整冠层实际只有6mm左右。不过并不用担心该区域的结构强度,因为内部有帘线层、钢丝层等结构进行加固,配合优质橡胶仍然有很理想的强度标准。
重点:「侧壁厚度」约为6mm左右,但是强度很低。
普通HT公路轮胎不仅是汽车“行驶系”的一员,同时也是车辆“减振系统”的一部分。其功能要实现轻易的被压缩变“瘪”再回复原型,在看似平整但仍有很多细碎起伏的路面上,实现小幅起伏只压缩轮胎而不压缩悬架(影响车身姿态·平稳性)的目的。所以侧壁必须足够软,于是加固层就只有帘子线层,这一区域如果老化严重就会非常危险了,然而这也是一种误读。哪个位置开裂最危险?
侧壁 ×
胎冠 √
知识点:以合成橡胶为材料的轮胎必然会老化,老化后的状态为变硬变“脆”。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轮胎高频率的变形则会开裂,那么轮胎哪个位置变形的频率与程度更大呢?侧壁往往被认定为最严重的区域,因为每转一圈都会被压缩;然而胎冠其实也在被压缩而且要与地面磨损,最重要的是刀槽内部的橡胶还会被撕扯哦。
最先开裂的位置为「刀槽底部」,该区域出现裂“纹”时则要提高检查轮胎的频率,如果从裂纹变成“裂缝”就要准备更换轮胎了。深度在达到2mm左右时基本会达到极限,如果汽车会频繁在崎岖路面行驶的话,因凸起的花纹层与地面“别劲”撕扯胎冠,轮胎的爆胎概率会非常的高。至于花纹层早期的开裂并不用过于担心,实际对于轮胎抓地力并没有什么明显影响。
侧壁检查的顺序基本与胎冠相同,从“纹路”变成裂缝也需要准备更换。但由于侧壁的结构强度比较差,所以只要有裂缝往往就会建议更换。不过侧壁严重开裂往往会在刀槽开裂之后出现,所以更换参考主要为侧壁是否「鼓包」;所谓的鼓包是指侧壁区域的橡胶承受过高强度碰撞,该区域的结构强度被破坏后会像“吹气球”一样鼓起,出现这种情况后不论其他区域有没有开裂都需要更换,关于轮胎就聊这么多了。